关于展览中护栏的应用
2019-01-10

     作为展品保护的措施之一,护栏是必要的。然而,在传统视野中,护栏始终是展览设计的边缘和陪衬,行业内对于如何使用护栏似乎还没有形成共识,相关论述也寥寥可数。当前,艺术设计在展览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成为衡量一个展览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而护栏作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观众的情感导向。因此,针对展览环境中护栏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

     博物馆在向观众展示的过程中,首要条件应是必须保证展品的绝对安全。考虑到观众在好奇心驱使下产生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馆方通常会把珍贵的展品置于展柜中,利用夹胶玻璃高安全性的特点保护展品避免遭受人为破坏。而对于不适合放在柜内展示的展品来说,使用护栏可以尽可能保证其不受到观众故意或意外的损坏。

     伸缩隔离带,全称为不锈钢带式伸缩围栏,依靠价格低廉、一物多用的特点,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被应用广泛,但如果作为防护措施应用于展览,则非常不妥。一是高度问题,伸缩隔离带的栏杆柱通常在90公分左右,这个高度对于一些美术作品是有视线遮挡的;二是颜色问题,隔离带大多以红蓝两色为主,尤以红色居多,很难与展览整体环境相匹配;三是给观众的感觉,隔离带所表现出来的“禁止”与“拒绝”的情绪,会让观众感到不受尊重,继而产生抵触心理。

     现在博物馆的展出环境的确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必要的时候展览也需要利用一些辅助工具保证安全,如果用,是不是要把对展览的干扰降到最低?前文列举的关于护栏的优秀设计并不能代表整体水平,在当下大部分博物馆的展览中,伸缩隔离带仍然大量被使用,这是由博物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伸缩隔离带的滥用反映出馆方对展览的艺术设计仍然不够重视,尤其体现在对展览细节的处理上,手段单一,技术粗糙。

    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文明之海――从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海文明展”在使用伸缩隔离带时就仅考虑了安全性,而没有结合整体环境为展览单独设计护栏,从展厅中一组伸缩隔离带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到,红色的隔离带与地中海风格的展厅格格不入,显得十分突兀;


  首都博物馆的“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也存在相似情况,在以臧地红色为主题颜色的展厅中使用了蓝色的隔离带,逼迫观众跳出了精心营造的藏文化氛围;


  黑龙江省博物馆的“神奇之青冈猛犸象故乡”则没有考虑展品的实际情况,对放置于地台上展示的水牛头骨,仍使用标准规格的伸缩隔离带,视觉效果极差;


  另一方面,隔离带滥用的现状也表现出博物馆过度谨慎的态度。很多时候,如果仿制品和复原场景不存在保存的问题,展览部门会希望尽量开放性的展示,避免任何在观众和展品之间的屏障,以增强展示效果。但实际情况是,即便展览部门设计了一个开放展示的区域,在展出后也会被管理层认定为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并由安保部门布置防护措施。尤其是对于一些精心设计的大型场景,在隔离带的包围中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最典型的例子是首都博物馆的“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该展在序厅设计上可以说是精益求精,从展厅外的立柱的装饰,到地面上的金属牛蹄印,再到左右两侧的转经筒,最后是牦牛头骨环绕的序厅,这一条路上,每个设计都具有极其浓厚的仪式感,可惜的是,完美的氛围被一组伸缩隔离带打破。既然设计师能够花心思做那么好的序厅,那么大的场景,那么精细的环境,一定是不希望有任何分裂展览与观众关系的东西出现,而此处的隔离带就像是长了媒婆痣的蒙娜丽莎,使人大幅降低了继续探究美的欲望。


  伸缩隔离带的深一层含义是博物馆对于观众的轻视和不信任,这一点值得我们深刻反思。诚然,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推进,进入博物馆的人群多了,个人素质良莠不齐,确实会发生一些损坏展品的事故,但参观博物馆,本身就是对公民素质提升的一种机会,因此,对参观行为的不当之处,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引导,而不是在还未发生时就全面否定。

  我们强调展览中护栏的使用,不是说一定要让观众和展品零距离的接触,这反而又走上了另一条极端,安全不是使观众丢脸,而是以防万一的加强措施。但如果在已有的防护措施前再放置一组隔离带,把观众当贼一样防着,似乎有违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初衷。

  比如:新疆伊宁锡伯族博物馆中的一处场景,加高的地台、明显的标识已经十分明确的向观众表达了“禁止”和“不允许”,再增设隔离带也不会有更好的效果;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在已有的玻璃围栏外拉起来的一组隔离带,不知道是玻璃不放心还是对观众不放心;


  湖北省博物馆对于曾侯乙编钟的保护可谓尽心尽力,鉴于观众对国宝级文物的极大热情,多一些防护手段也是必要的,但在已然完备的防护措施前面还要再摆放隔离带,则可以看出馆方给观众的画像是怎样的。